什么是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方法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减去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再减去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最后再减去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当期末时,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资产的计税基础,那么需要借记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反之,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资产的计税基础,那么需要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需要注意的是,负债和资产的处理是相反的。
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属于资产和负债科目属性。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用于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根据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该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如果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该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等科目;如果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该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用于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如果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如果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当期末时,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资产的计税基础,那么需要借记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反之,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资产的计税基础,那么需要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需要注意的是,负债和资产的处理是相反的。
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属于资产和负债科目属性。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用于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根据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该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如果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该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等科目;如果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该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用于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如果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如果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责任编辑:香港特别行政区)
推荐文章
-
这些都是给创业者的警示,提示创业公司经营行为一定要得当。...[详细]
-
10月31日长城优选增强六个月持有混合A净值增长0.19%,今年来累计上涨2.27%
四、使用蓝色来展示网站的胸怀天下 蓝色总是给人一种胸怀天下的宽阔感,在深圳地区网站建设中,好多网站都采用这种蓝色作为背景的主旋律。...[详细]
-
10月31日华安安华灵活配置混合C净值增长0.86%,近3个月累计上涨18.92%
但是我相信,市场认为的“漂亮50”中,还是有一些伪龙头企业。...[详细]
-
10月31日汇添富进取成长混合A净值下跌0.44%,近1个月累计下跌2.61%
这可以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来完成,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梳理数百万患者病历、基因组序列以及其他健康行为数据来确定对个体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详细]
-
衣食住行玩之外的领域,有些方向只能称得上是次高频或者中频,但比起低频,还是有可为的。...[详细]
-
海瑶SEO小编想说:从事SEO不断学习的劲头没错,但是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选择的学习,学着辨别理论的对错,就如百家争鸣,你需要择取你需要的部分即可。...[详细]
-
document.writeln('关注创业、电商、站长,扫描A5创业网微信二维码,定期抽大奖。...[详细]
-
memeBIAN卓app手机客户端 memeBIAN卓什么地方下载
“加入创业公司不是什么包赚不赔的买卖,这本来就是风险最高的合法赌博。...[详细]
-
汽车一体化压铸概念31日主力净流出13.68亿元,宗申动力、万丰奥威居前
所以早日逼你自己找到能保持生产力的方法吧。...[详细]
-
BTC交易所国内版v6.0.9下载-芝麻交易所比特币交易所大陆版最新下载
有数据显示,在美国,不在特定场所去工作的人们已经占到了整个美国工作人口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