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成企业财务新宠,为什么大家争相效仿 Strategy?
作者:Maximiliaan Michielsen
编译:深潮TechFlow
企业对比特币的积累正迅速从一种大胆的押注转变为主流的金融战略。比特币(BTC)不再仅仅是“囤币”(HODLing,一种买入并长期持有的策略)的代名词,而是被视为一种具有生产力且可用于抵押的资产,逐步进入企业资产负债表。
上周,我们探讨了比特币积累趋势如何从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的战略起步,并逐步在GameStop和MetaPlanet等公司中获得动力。最新的例子是Twenty One Capital以4.58亿美元的价格购入比特币。而这一势头仍在延续,Strategy公司最近将其持有量增加至惊人的568,840枚比特币,占比特币总供应量的2.7%,总价值接近600亿美元。
尽管这些收购规模令人瞩目,但真正的亮点在于Strategy如何围绕比特币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企业财务架构。
来源:21Shares, Bitcointreasuries. 数据截至2025年5月9日
企业财务的比特币原生化转型
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中,Strategy不仅报告了持续的比特币积累,还公布了一份战略路线图。这份路线图可能成为比特币原生化企业财务模型的蓝图,并有潜力重塑资本市场。
尽管报告显示传统收益同比下降,这反映了更广泛的宏观经济逆风,但Strategy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更新中强调了其对比特币的坚定承诺。仅在今年前四个月,该公司就筹集了100亿美元资金用于支持其收购战略:
-
通过At-the-Market(ATM)股票发行筹集66亿美元
-
通过可转换债券筹集20亿美元
-
通过优先股筹集14亿美元
为了支持其长期的比特币战略,Strategy宣布了“42/42计划”,目标是在2027年底前筹集420亿美元的股权资本和420亿美元的固定收益资本。
这份结构化路线图不仅旨在推动Strategy自身的比特币积累,还可能成为其他企业考虑类似财务政策的可复制范例。值得注意的是,Strategy不再使用传统的关键绩效指标(如每股收益EPS或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来评估业绩,而是通过比特币原生化的财务视角,并采用三项专有指标来指导:
-
比特币收益率(BTC Yield):目标从15%提高至25%
-
比特币收益(BTC Gain):目标从100亿美元提高至150亿美元
这些目标表明,尽管近期宏观经济波动,Strategy仍致力于最大化基于比特币调整的股东价值。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复制这一模式,Strategy正站在金融新时代的前沿。
用比特币作为抵押品重新定义企业信贷市场
Strategy框架中最具变革性的支柱之一是其将比特币用作企业信贷市场抵押品的举措。除了资本筹集努力外,该公司还引入了一种专门针对比特币独特风险特性的BTC抵押金融工具结构:
翻译:TechFlow
通过以比特币为超额抵押品的可转换债券和优先股,Strategy正积极推动信用评级机构采用新的框架,以可能将比特币视为高等级储备资产。
如果这一尝试成功,可能为比特币支持的债券市场奠定基础,使企业能够发行以其比特币持有量为担保的债务。这也将使机构能够进入一个全新的、以抵押数字资产为基础的资产类别。Strategy的这一方法正在引领潮流,为比特币金融从实验走向标准化铺平道路。
(责任编辑:要闻)
-
我觉得创业的本质是:优秀的人不满原有分配体系要出来赚更多的钱,而不是平庸者想要的体面的避风港。...[详细]
-
10月31日博时科技创新混合A净值下跌0.11%,近1个月累计上涨1.52%
1、在微信搜索框中输入微信指数,然后选择搜一搜微信指数(如图) 2、点击出现的微信指数图标后,会弹了相关界面(如图) 3、根据你的需求搜索某个键词,就会得出相关...[详细]
-
磕下大客户 为了谈下一家大客户,代翔连续一周去登门拜访。...[详细]
-
但实际上,无法掩盖的是公司2016年业绩严重下滑的事实。...[详细]
-
你缺过钱,吃过闭门羹,被人质疑,团队经历非典,你也都闯过来了。...[详细]
-
“很多人说电商对实体店有所冲击,这毋庸置疑,但并不是对实体经济有所冲击。...[详细]
-
这看起来非常全能且了不起,但创业者却没有在忙碌之中做好最重要的那个O。...[详细]
-
百润股份不但默认了这种“神话式”报道,而且亲自上阵吹号,它依据日本同行的数据预言,到2020年,预调鸡尾酒的销量将超过1.5亿箱,销售额将达到百亿元级别。...[详细]
-
与此同时,金融行业也伴随着14年开始的大牛市,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加杠杆”跨越式冲刺。...[详细]
-
10月31日富国长期成长混合C净值下跌0.93%,近1个月累计下跌2.05%
截止2017年3月16日,新三板10887家挂牌公司中,一直没有融资或交易的公司有4461家;考虑到挂牌时间过短的因素,读懂君剔除了2017年挂牌的企业,符合“僵尸”股特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