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价格接近历史高点,而谷歌搜索趋势仍然低迷,发生了什么?
VanEck 的 Matthew Sigel 指出,比特币交易价格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但美国谷歌搜索兴趣仅为 30,远低于 2024 年末的峰值。
比特币价格已接近历史高点,今日交易价为 107,384 美元,较其历史最高价 108,786 美元下跌约 1,000 美元。过去一周,比特币价格在 101,000 美元至 107,625 美元之间波动,波动剧烈。
价格走势包括快速波动和 V 型复苏,尤其明显于 5 月 19 日至 20 日左右,当时比特币短暂跌破 103,000 美元后反弹。
尽管过去七天增长了 3.5%,过去四小时内增长了 1.4%,但搜索兴趣仍然相对低迷。
尽管价格接近历史最高点,但谷歌搜索趋势仍落后
Google 趋势图表分析VanEck 数字资产研究主管 Matthew Sigel 的研究表明,当前价格走势与公众关注度之间存在显著差距。根据谷歌趋势过去五年的数据,美国对“比特币”的搜索热度一直较低。
目前,相对搜索值约为 30,远低于 2024 年末价格峰值时的 75。当时,比特币价格已达到 108,268 美元的历史高点。这表明,价格(飙升)伴随着散户的强劲参与,因为散户投资者很可能正在寻找购买比特币的新闻、指南和平台。
相比之下,该资产目前的交易价格仅略低于该水平,但搜索量仅为该水平的三分之一。显然,当前的上涨缺乏散户驱动的好奇心,而此前这种好奇心伴随着价格飙升。较低的搜索量也可能表明我们仍处于下一个欣快阶段的早期。
虽然一些在线用户认为学习正在转向 ChatGPT 或 Grok 等平台,但 Sigel强调Google Trends 反映的是网络上的相对搜索频率,而非绝对搜索频率。
MicroStrategy 的影响力在统计上仍然很小
会议还讨论了微策略公司在近期比特币价格走势中所扮演的角色。针对网上的猜测,Sigel 澄清说,该公司对比特币价格的影响在统计上是有限的。
https://t.co/5WyW8FaXG9
— matthew sigel,正在恢复 CFA (@matthew_sigel)2025年5月20日
VanEck 的数据显示,MicroStrategy 的收购量平均占每周交易量的 8.4%。然而,这一数字因四周的活跃度较高而出现偏差,其中八周的收购量为零。
此外,统计分析表明,MicroStrategy 的每周购买量与比特币周末价格之间的相关性仅为 25%。
同样,与每周价格变化的相关性也达到28%。这些数据表明直接影响微乎其微,支持了Sigel先前的观点,即该资产当前的强势主要源于更广泛的机构因素。
机构购买活动超过新增供应
除了零售信号低迷之外,21Shares 的报告确认机构投资者的购买行为正在推动比特币的需求格局。现货比特币ETF持续吸收超过每日450个比特币的开采量。这种稳定的需求造成了持续的供应失衡,对冲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和企业资金管理机构的兴趣日益浓厚。
此外,在 5 月 13 日报告Bitwise 表示,上市公司已在 2025 年购买了 196,207 个 BTC。相比之下,今年仅有 60,044 个新代币进入流通。此外,这意味着企业收购量目前已超过预计的 164,250 个 BTC 的年供应量三倍以上。
此外,据报道,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等司法管辖区正在增加其持有量,而新罕布什尔州等州已提出比特币储备立法。
(责任编辑:财富观察)
-
这表明,当我们视工作为幸福的最大来源时,我们就会在变革时期变得情绪上异常脆弱。...[详细]
-
有80%多的用户关注了微信公众号,官方公布的数据是每人每天读六条,而且形态非常多样化,有文字的、音频的、视频的。...[详细]
-
按乐观统计数字,到2016年底印度移动互联网接入用户数到达了3亿,成为了仅次于中国(约8亿)的全球第二大移动互联网市场,而这还只是印度12亿人口的25%。...[详细]
-
Tthr和Yllow Card达成合作!将推行非洲青年稳定币教育
但是没有任何一家风投愿意跟进,因为没有人愿意参与到「downrounds」里面。...[详细]
-
而现实之中,乐淘也被大环境所困扰。...[详细]
-
交易员警告比特币(BTC)发出看跌反转信号,称黄金正在积聚力量准备下一轮上涨
但是没想到啊,这一笔大钱没有拿到,一年后想价格战打华为力不从心,同时OPPO、VIVO的重线下模式又崛起。...[详细]
-
而且,那些将老板作为个人意义重要来源的人,一旦被解雇,会极为悲痛欲绝。...[详细]
-
2016年上半年,全美在线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0%;净利润1347.3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02%。...[详细]
-
人性化的设计 想要让你的APP少一点机械感,多一丝人情,多在微文案上下工夫就好了。...[详细]
-
这意味着,新三板有三分之一公司是“僵尸”。...[详细]